海岛上的光明卫士
——舟山群岛新区劳动模范蒋海云事迹
在舟山电力,有这样一位为海岛电力坚守了半辈子的老电力人,他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如今两鬓斑白的中年,从普通线路工人到全面管理供电所的所长,从一个海岛到另一个海岛,整整坚守了30年。这30年,他用青春诠释着爱岗敬业,用真心服务为驻岛部队和海岛百姓保障供电,用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的正能量感染着后辈。他是感动舟山的“魅力人物”,是浙江“好人榜”上的好人,是浙江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,浙江省党员“闪光言行之星”,是国家电网公司“清廉务实”先进个人。同时,他还是东极岛上的“电保姆”和“电力110”,是守护祖国最东端岛屿的光明卫士!为此,省委书记夏宝龙、副书记王辉忠亲自批示蒋海云的事迹材料,号召社会各界向蒋海云学习。
感恩电力,用忠心点亮海岛
他憨厚、纯朴,淡泊名利,把电力事业放在第一位,30多年来,他从虾峙供电所到普陀山供电所,再到东极供电所,始终扎根海岛无怨无悔。
2009年,普陀供电分局正式接管祖国最东端的小岛“东极”电网,刚建成的营业所,人力、物力极度缺乏,加之地处偏远,无风不起浪的海域环境使岛上交通受限,生活物资贫乏,更不用说岛上的文化娱乐设施,没有人会愿意去这样的环境下工作。蒋海云再次挺身而出:“我选择了电力,我就是企业的一块砖,哪里需要往哪里搬!”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分配,只身登上东极岛,从此成为东极供电营业所和东极电厂的顶梁柱。无论条件如何艰苦,无论工作有多艰难,始终抱一颗对企业的感恩之心,把电力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倍加珍爱,把献身电力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刻牢记。正是这颗火热的忠心点亮了海岛的每一个角落。
立足岗位,用恒心诠释执着
2009年9月28日,东极电厂运行试车发电,厂里9名员工5人60岁以上,其余则是20出头的新进员工,一切从零开始。尤其是电厂,为保证电厂安全运行,蒋海云一个人住到了山岗上的发电厂,就在没有热水器、没有空调、没有电视的陋室内整整坚持了3个月,熬过酷暑与寒冬。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,他凭着无比的恒心与毅力熬出一整套东极发电厂柴油机“运行规程”“运行记录”“应急黑启动方案”“并机解列步骤”,设计出东极发电厂“电度统计日报表”“进油计量表”等生产成本月报表。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使该报表的实用性得到了有力的验证:一次“发油记录表”挽回损失2000元左右,油库的工作人员也不得不佩服这位供电所长如此细致到位的作风。
在偏远小岛保供电,蒋海云最担心发生供电故障后,出现“叫天不应叫地不灵”无法得到援助的情形。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,导致专业抢修队伍无法及时赶到现场,岛上的居民用电也无法迅速恢复。为了尽快解决故障,让百姓尽早用电,他24小时不离电厂,亲历每一次故障现场,查明原因解决问题、积累经验,传授每位员工,竭尽全力确保东极稳定供电。5年来,为了东极电厂建设,他持之以恒费尽心血破解难题,年过40的他,依然刻苦学习,仔细钻研,不断创新改良电力设施,提升效率,提高供电稳定性。
作为海岛电力的守护者,他更是用坚韧不屈捍卫了电力人的形象。2013,台风来袭,青浜岛上停泊的小渔船需要用起吊机吊到堤坝内。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起吊机的用电设备坏了,要是修不好,渔民的损失很大。当地政府打电话求助蒋海云。然而,当时海上的风力已经不具备通航条件,公共航船早已停开。镇政府紧急联系了一艘小船,送他们到对岸。到达青浜岛时,由于风浪太大,渔船已经无法靠岸。人站在船上,只能等着五六米的浪头将船送到岸边,再顺势跳上岸,错过一次机会,就得等待下一次浪头。看着脚下滚滚的海水,蒋海云吞了吞口水,定了定神,等待时机,跳了出去。可没想到,他的脚还没到岸上,船已经顺着浪头退回去了……“差一点掉到海里,幸亏岸上的渔民一把拉住了我,不然后果真的不敢想象。”现在回想起来,蒋海云还有些后怕。
像这样的惊险画面,5年多,蒋海云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。但即便如此,他踏遍东极岛每家每户的足迹越来越坚定。岛上居民常开玩笑说,要是镇上的领导不在岛上,没啥大影响,如果蒋海云他们不在岛上,那就没法生活了。
对工作充满乐观,以坚毅战胜困难
2013年东极发电厂由于保养单位技术出错,故障接连不断,所以他经常要供电所和发电厂两地跑,为早送电,他分秒必争减少负面影响。10月份后东极的旅游进入淡季,为了确保明年旅游旺季的安全供电,东极供电服务站已开始对设备进行消缺和整改。但是时间紧、任务中,人员又少,三座大山落在了蒋海云肩上。
这个硬汉吃住在发电厂,废寝忘食、日夜赶工,消缺整改连带培训新人,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把这快硬骨头啃掉了。设备消缺完毕,全体人员操作熟练,并网稳定。再难的任务也难不倒他,再重的压力也压不倒他,因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信念支持着他不断奋进。
奉献社会,用爱心演绎真诚
“人间有温暖,患难见真情”,东极供电服务站里的这面锦旗,蒋海云特别看重,因为这是老百姓对他们的肯定。锦旗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。在岛上,“电力服务队”家喻户晓,“蒋海云”也逐渐成为“活雷锋”的代名词。他带领全所员工广泛开展“电力服务进网格”活动。由于东极岛上多为留守老人、孤残人士,服务队便成了岛上真正的“电保姆”,有求必应。作为队长的他是大爷、大娘们眼中的“家庭电工”,由于所里青年员工们内线检修经验不足,每次去服务内线检修必定是蒋队长亲自上阵。每逢春节、重阳.....他总会捎上海岛电力人的慰问与祝福。东极多次发生山林火灾和民宅起火事件,蒋海云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多次协助消防官兵救火,“编外110”的称号就此产生。
被称为“东海第一哨”的驻浙某部哨所就在庙子湖岛,守卫着祖国的东“大门”,蒋海云的拥军情节更是让驻守在东海前哨的官兵们啧啧称赞。过去,部队自己用柴油发电,每天晚上12时停电,早上根据战士起床时间开始供电。现如今24小时无限供电,保证部队执勤、夜训;6角多一度电,节约成本;电力工人定期检查部队线路,严防故障……有了蒋海云这支队伍,官兵们就像有了一只电力保险箱。几年来东极供电营业所为部队检修线路、安全检查安装空调、热水器60多次,为部队篮球场、宿舍区安装路灯9盏,为部队缚设线路500余米,共计投入资金3万多元,义务检修、安检更是不计其数。部队首长称道:这支电力“110”出警迅速、周到。一件件看似不大的事情,却谱写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,在哨所官兵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。
舍弃小家,用忠诚托起小岛不灭的明灯
蒋海云同志离开家人在外岛工作一晃十五年了,这期间竟有十三年没有回家过年,更没有请过年休假,想起这些他的心会流泪,他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。2012年除夕的晚上,庙子湖中街60多岁的李大娘急匆匆来找他,称家中子女回家过年,突然家中灯不亮了,这可要命。“大娘,别急,我们走!”在大娘家中,他借着烛光摸索检查,不一会儿室内重见光明,“春晚”大餐落不了。而他如旧去坚守这孤寂的供电所。就在他独自守护海岛光明的日子里,正月初二那天,老父亲摔断了腿骨,做儿子的他没能送父亲到医院,正月初四做手术还是没能从东极赶回。2013年蒋海云家里三位老人相继重病过世,需要他尽孝道的紧要关头,他却常常缺席,每次匆匆别过年迈的父母,他便又踏上海岛继续工作。当忠孝不能双全时,他毅然选择了对电力事业的尽忠。有一句话常挂在他嘴边:“人在职场,爱岗敬业是天职,我所做这些的都是一名电力职工所应该做的,真心诚意对人、全心全意工作,做好本职工作是自己最高职责和使命。”他就是这样,舍小家,为大家,在这连鸟儿都怕去的东极岛上,用忠诚托起了小岛不灭的明灯!